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 吉林省科普创作网(www.jlkpzjw.org.cn)

广告位 728*90
广告位 1200*90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文学 > 科普小作家专栏 >

冰箱——神奇的热量搬运工

时间:2025-11-02 09:25|来源:吉林省科普创作协会|编辑:王妍松|点击:
     在现代家庭厨房中,冰箱是我们维系食材新鲜、守护饮食健康的“保鲜中枢”。它的制冷系统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“热量搬运工”,在箱体内外有条不紊地开展着一场场“热量转移”的科学接力。那么,这场“接力赛”都由哪几个步骤组成呢?
     第一步:吸热汽化。制冷剂由毛细管喷出,压力骤然降低。制冷剂瞬间开始沸腾,从液体变为气体。但在“汽化”过程中需要大量热量,所以它从冰箱内部空气吸取热量,使得箱内温度迅速下降。而“满载着热量”的制冷剂则转化为低压低温的饱和蒸气,悄然离开蒸发器,开启后续的能量传递征程。
     第二步:压缩升温。低温蒸气无法直接向外界释放,于是它进入了系统的“心脏”——压缩机。在强大机械力的作用下被强制压缩,分子间距离大幅缩小,体积急剧收缩。与之伴随的是制冷剂的压力与温度同步大幅攀升,炼化成了一股高品位高密度的热量洪流,为热量的向外释放做好充分准备。
     第三步:冷凝放热。这支满载而归的热流团队有序地进入背部的“交换场”——冷凝器。在这里它们与外界空气进行充分地热量交换。同时,风扇持续转动,加速热量散发,制冷剂将从冰箱内部吸收的热量,以及压缩过程中转化的额外热量,一并排放到室内环境中。在这个过程中,制冷剂分子运动逐渐减缓,由气态凝结为高压液体,准备再次踏上征程。
     第四步:狭管降压。高压液体无法直接进入蒸发器,它们需要经过最后的战略调整——毛细管这一“幽径”来实现降压。在这一通道中,前端高压与后端低压形成的压力差,使得液体温度急剧下降,重新转变为低温低压的液雾状态,为再次进入蒸发器吸收热量做好准备。
     就这样,“吸热一压缩一放热一降压”的循环四步曲周而复始。每一次循环,冰箱都成功完成一次热量“搬运”任务。
冰箱借助制冷循环中制冷剂的物态变化,以“内部吸收热量、外部释放热量”的科学方式,营造出箱内的低温环境,让我们能够轻松享受食材保鲜的便利。


 
作者简介:管瞳,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八年三班,三叶草文学社团成员。爱好阅读与写作,喜欢于典籍中探索智慧,在烟火中体察百味;坚信,真正的好文章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深邃的思考,二者共同锻造出具有灵魂气质的文字。
指导教师:王永彪
广而告之
相关内容
广告位 300*300
广告位 1200*90

吉林省科普创作网 www.jlkpzjw.org..cn | 投稿邮箱:jlskpzjxh@163.com

主办单位:吉林省科普创作协会 | 吉ICP备2021008712号-1